【賽制及規則】亞洲青少兒冠軍賽
WCT™賽事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當中
為確保各位選手的報名和參賽順利進行,請仔細閱讀以下參賽須知

01 參賽報名
報名年齡組別(出生日期)
U6-U7組:2015.8.25 - 2017.8.24
U8-U9組:2013.8.25 - 2015.8.24
U10-U13組:2009.8.25 - 2013.8.24
報名信息須提交:領隊、隊長、成員、年齡、隊名、機構名稱
隊員資料須提交:身份證復印件、一寸半身照
**報名截止時間:8月20日 下午6時**
02 資格審核
選手資料審核由大賽組委會進行。8月21日公佈結果。
03 初賽分組
8月22日,各隊領隊進行線上分組抽籤,確定8月26日的初賽對陣。
04 選手報到
地點:深圳市南山區海岸城,西座一樓中庭WCT賽場
香港選手報到時間:2023年 8月26日 8:30-10:00
**領取參賽隊服、選手證和參賽包**
溫馨提醒:為了更佳的運動表現,建議運動員穿運動長褲參賽,護肘、護膝、頭帶等保護性穿戴也是允許和鼓勵的!
05 賽程表
8.26 初賽、八強賽

8.27 四強、冠亞季軍賽


06 賽制規則
【賽制及規則】
以團隊為單位,每個隊4名運動員;
賽制為直接淘汰制,每場比賽會有12回合;
每回合20秒,兩隊分別出一名運動員:一名追擊者和一個躲避者;
每回合之間有25秒的間隙;
勝利者留下,作下一回合的躲避者,失敗者下場,由其隊友上場作下一回合的追擊者;
躲避成功者(20秒內未被追擊者觸碰),其隊得1分;如果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出界,則直接輸掉該回合;
總回合數結束後,得分高的團隊獲勝;
第一回合由雙方隊長剪刀石頭布,勝者選擇為躲避方/追擊方,躲避方先決定上場運動員上場,追擊方再決定上場人選;
所有運動員必須從起點進入賽道;
觸碰(tag)必須用手;
嚴禁危險動作(比如抱摔、撲倒、羈絆等);
選手檢錄處會在比賽前15分鐘內進行點名,點名三次未到的選手,會被取消參賽資格;
比賽開始之前,主裁判宣佈兩隊隊名,如選手未就位(攻方站在起點板上,守方在賽道內),主裁判可以宣佈未就位一方輸掉該回合。

【秒殺局】
如果比賽產生平局,則會由秒殺局決出勝負,規則如下:
哪隊先追或先躲,由石頭剪刀布決定,躲避方先派出選手,追擊方再派人上場;
第一回合追逐,觸碰發生的時間點會被記錄,如果沒有發生觸碰,也就是躲避者成功逃脫,則時間記錄為20秒;
然後兩隊角色互換;
第二回合,觸碰發生的時間點被記錄,如果成功逃脫,則時間記作20秒;
用時最短的那隊獲勝;
如果時間相同(比如都是20秒),則重復以上過程直到決出勝負。
【裁判手勢及判定】
有效觸碰(tag)的裁判手勢為「X」(雙臂胸前交叉);
成功逃脫的手勢為「I I」(雙臂高舉);
追擊者有義務讓觸碰動作更明顯,躲避者感受到自己被觸碰後必須馬上認輸;
賽道每個視角都會有至少2名裁判,當爭議出現時,選手需無條件服從裁判判罰。
【傷停程序】
若守方選手在賽道上受傷並被觸碰,則視作攻方勝;
若攻方選手在賽道上受傷且並未能在20秒內發生有效觸碰,則視作守方勝;
若守方選手躲避成功贏得第一回合但無法在下一回合繼續作為守方進行比賽,則第二回合自動作廢,記作默認觸碰(NCT),而再第三回合攻守轉換繼續比賽;
現場醫護有權決定其是否能夠繼續比賽;不管受傷情況如何,重回賽道必須要經過監護人的同意和繼續比賽說明才能放行;
如監護人不同意或選手傷情無法在3分鐘內得到有效處理,該選手必須放棄下個回合,並且該選手在傷口處理完成和未完全止血之前不得作為攻方選手踏入賽道。
【不符合體育精神的行為】
以下行為屬於「不符合體育精神」,是不被允許的:
被觸碰後假裝受傷。
公然無視明顯的觸碰。
在追逐中對對方運動員的安全毫不顧忌(比如對方在高處跳躍時伸手羈絆其腳部)。
追逐者用腳去踢踹羈絆、踢踹對手。(一切觸碰必須用手!)
嚴重的違反體育精神的行為將可能收到一張紅牌並立即取消比賽資格。嚴重程度稍低的行為將會收到黃牌警告,如果運動員在一場比賽期間累計收到2張黃牌,或在整個賽事期間累計收到3張黃牌,則該名運動員被取消比賽資格。如果違規行為沒有被裁判當場看到,則紅牌和黃牌可能被事後追加。
07 出場儀式
為確保比賽前的氣氛,隊伍應該充分準備出場儀式。
比賽前,為自己和隊友鼓鼓勁。
儀式流程:
1. 主持人介紹團隊後隊伍出場;
2. 隊員繞場一圈,期間隊長介紹隊員;
3. 隊伍繞場完到出發區集合。
大家可以提前開始想好自己的參賽口號和宣言哦!
以上就是本次賽事的主要信息,預祝大家賽出水平,賽出風採!
支持機構: